為了推動奧運場館賽后綜合開發利用,促進首都文化大發展大繁榮,2010年,北京市政府研究決定,收回北京奧運會三大主場館之一——國家體育館特許經營權,并將其產權及經營權移交北京演藝集團。這是北京市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努力打造骨干文化企業旗艦的重要創舉,體現了北京市高度的文化自覺,同時也是“十二五”時期首都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北京演藝集團為國家體育館正式成立了獨立的專業管理運營公司——北京京演文化設施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運營團隊由多位曾全面深度參與奧運主體場館建設及賽后運營的實戰精英主力擔綱,擁有豐富的行業運營經驗、深厚的業界合作資源、強大的創意執行能力和完備的專業技術保障體系,同時擁有母公司北京演藝集團文化、體育、旅游、休閑四位一體的綜合產業平臺支撐。國家體育館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三大主場館之一,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總占地面積6.87公頃,建筑面積8.09萬㎡,改造后總建筑面積將達到8.41萬㎡,建筑總高度為42.47米。國家體育館素有“折扇”美稱,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室內綜合體育館,目前,經過科學的規劃改造,國家體育館已成為北京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綜合性室內文化體育活動場館。國家體育館在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主要承擔競技體操、蹦床、手球、輪椅籃球等重要比賽項目。在整個北京奧運會期間,國家體育館共產生金牌14枚,其中中國選手獲得了11枚金牌(體操9枚、蹦床2枚),占中國代表團金牌總數的21%,是中國選手獲得奧運金牌最多的場館,被昵稱為“福地”和“金窩兒”。國家體育館設有可容納2萬名觀眾的大型演藝活動區,可容納1800名觀眾的大馬戲表演區,可容納數百人的小型文化商務活動區,以及綜合服務娛樂區和南廣場休閑體驗區。館內硬件環境一流,可全方位滿足各級各類大型文化體育活動需求,為廣大觀眾及合作伙伴創造至尊文化體驗和廣闊價值前景。